战术网横向攀登、战场救援、激光射击、知识应对……10月25日,第三届北京国防知识技能大赛在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体育馆圆满落幕。本次比赛是国防知识和技能的双重竞赛。进入决赛的12支队伍,成人组和大学生组,在充满“实战”氛围的体育场内展开激烈角逐,展现了重视国防、争第一的决心。经过激烈角逐,社会组朝阳区代表队和大学组中国矿业大学(北京)代表队获得冠军。北京第三届国防知识技能大赛现场。图片提供:主办方: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反法西斯世界大战。 9月,中国政府开展“国防教育月”活动。以“传承抗战精神,共筑国防长城”为主题,精心组织开展一系列线上线下活动。本次比赛是国防教育月的重要活动之一。本次比赛由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、北京市国防动员局、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委、北京市教育委员会、北京警备区政治活动部联合主办。来自16个区市和北京38所高校的代表队参赛。经过预赛的激烈角逐,共有12支队伍晋级决赛。双重知识竞赛和技能。决赛分为知识竞赛和技能决赛两个部分。技能决赛包括战术网爬行、坡壁越障、战场救援、梯子穿越、激光枪射击模拟等共五项内容。每轮比赛,三支代表队在同一场地进行比赛。技能大赛环节。照片由主办方提供。知识测验包括必答题、快答题、快答题。试题范围从古代军事、未来科技、法律法规到实战训练,将从多个角度考查各队的国防历史知识、国防理论常识、国防法律法规掌握情况。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,本次知识竞赛主题聚焦重点展示今年9月3日阅兵式上展示的军事国防最新成就、政策法规、重大纪念活动,特别是展示的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突出成就。意义非凡的五星级红旗 赛场上飘扬的意义非凡的五星级红旗格外引人注目。这面五星红旗曾经被中国空间站用在载人飞船“神舟十八号”上。它进入太空,由两代航天员组成的机组人员送入太空,并于2024年4月30日搭乘神舟十七号返回地球。去年5月底到10月,五星红旗被全国少先队升起,经过了许多具有象征意义的地方。今年10月14日,这面旗帜正式安放在香山革命纪念馆,成为香山革命纪念馆永恒的记忆。人民。旗帜与“登天月”的宇宙梦想和保护人间有关,代表忠诚和使命。中国工人也受邀参加比赛,工程院院士龙乐浩和1993年阅兵中担任国旗护卫队旗手的张伟都亲自出席。龙乐浩院士曾督导国家航天五项重大工程运载火箭研制。他是我国低温推进火箭的主要开拓者之一,为我国航天技术的创新发展和走向世界做出了历史性的、创造性的贡献。他在这一领域分享了航天事业所固有的爱国主义和“自力更生”精神。他还用长征系列火箭的发展史捍卫科学,激励年轻人勇于奋斗。勘探。在这次阅兵中,张伟担任国旗护卫队升旗手,能够在聚光灯下庄严升国旗。在训练过程中,张伟非常努力,以达到阅兵“秒级精度”的高标准。 “我们每天练习升旗400到500次,无论天气如何,我们都必须把它升成完美扇子的形状。”张伟在高中时就埋下了这颗种子。十年的坚持和每天的高要求让他实现了成为国旗护卫队旗手的梦想。 “对我来说,国旗比生命更重要。”张伟的精神激励着在场的所有人。北京第三届国防知识技能大赛现场。主办方提供 经过激烈的决赛角逐,朝阳区代表队与中国矿业大学代表队(北京)京)赢了。西城区代表队、丰台区代表队、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代表队、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代表队获得亚军,海淀区代表队、昌平区代表队、通州区代表队、华北电力大学代表队、北京科技大学代表队、北京科技大学代表队获得季军。知识竞赛。照片由主办方提供。中国矿业大学(北京)机械工程专业二年级学生丁宇轩老师是大学组的参赛队员之一。他告诉记者,通过参加国防知识技能大赛的日常训练,自己对国防知识有了更丰富、更完整的了解。这些知识在日常学习中并不为人所知。今天在比赛中,我们还介绍了一些重要角色我们经常在社交平台和电视上看到的dels。对于年轻学生来说,无论是准备比赛还是参加比赛,都是一次宝贵的经历。会议还推出了首都居民网上问答环节,首都地区干部群众积极参与,引导全社会关心国防、关注国防、热爱国防。除国防知识技能竞赛外,北京还举办了“热爱我们的国防”演讲比赛、“国防考试”公益考试等系列活动,进一步深化国防教育,强化国防观念,提高全民国防素养。新京报记者耿子野、编辑张守敬、校对卢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