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家统计局11月9日发布数据显示,10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(CPI)环比上涨0.2%,同比上涨0.2%。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1.2%。增幅连续第六个月扩大。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(IPP)比上月上涨0.1%,与上月持平,受部分民族工业供需关系改善以及国际原材料价格变动影响,为今年以来首次上涨。与去年同月相比下降2.1%,降幅比上月收窄0.2个百分点,连续第三个月下降。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斌及其团队表示,10月份各项宏观政策效应持续显现。国内市场竞争秩序持续改善。部分行业供需关系有所改善,价格总水平企稳回升。另一方面,核心CPI增速连续第六个月扩大,工业消费品和除能源外的部分服务价格稳步回升。另一方面,PPI环比首次上涨,从采购端到工厂端价格均有所回升。广开首席产业研究院首席金融研究员王云金认为,当前物价指数持续走高,内需正在加速复苏。 PPI由环比平稳转为上涨,同比降幅继续收窄。 10月份,PPI由平稳转为环比上涨0.1%,为今年以来首次上涨。供应改善——月内需求关系导致部分行业价格上涨。此外,进口因素影响了国内有色金属和石油相关行业的价格走势。 10月份PPI同比下降2.1%,环比下降0.2个百分点,降幅连续第三个月放缓。东方金城研发负责人冯林指出,10月份,PPI今年首次环比上涨,同比降幅进一步收窄。这主要是由于反内卷导致部分行业供需改善,有力支撑了相关行业价格。另一方面,有色金属价格上涨拉升了有色行业PPI,节假日消费导致生活必需品价格环比缓慢下降也推动了环比上涨。当月PPI有所上升。对于PPI数据后续走势,冯林认为,当前工业品市场“供给旺盛、需求疲软”的格局尚未根本改变,工业品价格整体走势依然偏弱。未来,以反内卷为主的相关产品价格上涨势头预计减弱,近期外部经贸环境的变化也给国内工业品价格带来新的下行压力。由于去年11月PPI基数保持稳定,预计11月PPI较去年同月维持在-2.1%,且不排除降幅小幅扩大的可能性。年底同比降幅基本有望企稳。王云金认为,虽然今年年底日本PPI同比很难转正,但预计会有所下降再次升至-1.5%左右,明年上半年有转正的可能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逐月上涨,同比由降转升。 10月份CPI环比上涨0.2%,涨幅比上月扩大0.1点,略高于季节性水平。服务价格由降转升,食品价格高位回升。受季节性影响,工业消费品价格平稳上涨。此外,10月份CPI同比上涨0.2%,上月为下降0.3%。剔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1.2%,连续第六个月扩张,创2024年3月以来最高水平。纵观后续CPI数据走势,冯林认为,今年11月食品CPI同比降幅将继续收窄。从近期政策动向来看,值得注意的是,汽车价格的反下放支撑作用有望持续,消费促进政策还有强化空间。此外,服务价格同比增速预计保持基本稳定,而11月份工业消费品价格数据同比预计好转。预计11月CPI同比上涨0.6%左右。总体而言,低价仍将持续。这也为稳增长政策尤其是央行在年底前逐步降息提供了足够的空间。这意味着,无需过早、过度担心需求刺激政策带来的高通胀。王云金指出,今年国际贸易形势有望改善,外需增速有望加大。与此同时,国内宏观经济政策持续扩大三周期调整,需求加速复苏。一系列稳定就业、扩大收入、鼓励消费的政策持续推进。家电、汽车、文字。旅游等相关消费补贴将持续,服务消费政策将加快推进。我国基本CPI持续上涨,预计年底将突破1.5%。对于下一阶段,闻冰团队希望CPI能够从低位缓慢回升,呈现“强粮弱能稳核心”的状态。首先,食品价格季节性上涨。其次,能源价格面临压力。第三,核心通胀持续上升。在一系列扩内需、促消费政策作用下,消费市场本质活力逐步增强,服务消费保持较快增长,“基本稳定”的局面正在逐步建立。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、主编张晓忠、王金宇纠正张彦军